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地名 >>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_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哪里_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介绍_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史地名

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

历史地名

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史词典解释

贵州省东南部,邻接湖南、广西两省区。面积 3.03 万平方千米。人口419.3万。辖凯里市和麻江、平、施秉、镇远、岑巩、台江、剑河、三穗、天柱、锦屏、黎平、从江、榕江、雷山、丹寨十五县。州人民政府驻凯里市。秦属黔中郡。汉大部属武陵郡。唐代于今州境置应州、姜州、犍州、亮州等羁縻州,隶黔中道,唐末各州俱废。宋代分别置为黔州蒋州等羁縻州。元初设思州军民安抚司所属古州八万洞等长官,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置思州宣慰司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置镇远、思州、黎平、新化四府。宣德九年(1434年)省新化府。成化十三年(1477年)于凯里设安宁宣抚司,嘉靖元年(1522年)改为凯里宣抚司。1913年废府、州、厅置县。州境各县分属黔中道和黔东道。1914年黔东道迁镇远,改名镇远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置镇远专区。1956年撤销镇远专区,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地处贵州高东部,苗岭延州境,除雷公山地区属中山山地外,大部为低山丘陵地。主要河流有清水江、都柳江、重安江、巴拉河、六洞河、龙江河、巫下江、亮江、鉴江洪州河等。属中亚6*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烤烟、薯。矿产有汞、铅、锌、铁、磷、铜、银、煤、重晶石。工业有电子、机械、煤炭、电力、化工、造纸、纺织,森林工业居全省首位。湘黔铁路320国道横穿全州321国道、贵鲇、炉榕、锦榕、三星、黄湄等公路纵横。名胜古迹有镇远青龙洞、从江信地鼓楼、��阳河风景名胜区,以及飞云崖、地坪花桥等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自治州的解释 地位在省之下、县之上的一级民族行政区划名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

历史地名推荐:竹园铺

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南四十五里竹园镇。明正德四川志卷19犍为县有竹园铺。清属荣县。嘉庆四川通志卷89荣县:竹园铺“在县西八十七里”。1951年划归井研县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地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