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屈轶指佞_屈轶指佞解释_屈轶指佞来历出处_屈轶指佞历史典故

屈轶指佞

历史典故

屈轶指佞怎么写好看:

屈轶指佞怎么写好看

屈轶指佞历史词典解释

晋.华《博物志》四:“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,佞人入朝,则屈而指之,一名指佞草。”

屈轶草是神话中的草,传说尧太平盛世之时,生长在宫庭前,倘佞人入朝,便弯曲而指向他,故又叫指佞草。后因以“屈轶指佞”用为识别忠奸真伪的典故。

明.黎民表《瑶石山人诗稿.丁戍山人谒先君墓有述答》诗:“指佞尚余阶下草,将归空有壁间琴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屈轶的解释 亦称“ 屈佚草 ”。亦称“ 屈草 ”。1.古代传说中一种草,谓能指识佞人,故又名“指佞草”。 汉 王充 论衡·是应:“屈軼,草也。安能知佞?”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:“ 尧 时有屈佚草,生於庭,佞人入朝,则屈而指之。”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:“屈草戒諛,阶蓂纪日。” 唐 李咸用 读修睦上人歌篇诗:“才似烟霞生则媚,直如屈軼佞则指。” 唐 苏味道 赠封御史入台诗:
  • 指佞的解释 1.见“ 指佞草 ”。2.谓指摘邪佞。旧唐书·温造传:“宪官之职,在指佞触邪,不在行李自大;侍臣之职,在献替可否,不在道路相高。”明史·华允诚传:“直言敢諫之士,一鸣輒斥;指佞荐贤之章,目为奸党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两叶蔽目,不见泰山

见〔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〕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屈轶指佞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屈轶指佞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