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脱簪_脱簪解释_脱簪来历出处_脱簪历史典故

脱簪

历史典故

脱簪怎么写好看:

脱簪怎么写好看

脱簪历史词典解释

太平御览》卷一三五“皇亲部”“宣王后”引《列女传》:“周宣(王)姜后者,齐之女也。宣王尝夜卧而晏起,后夫人不出于房。姜后既出,乃脱簪珥待罪于巷,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:‘妾不才,妾之淫心见矣!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,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。’王曰:‘寡人不德,实自生过,非夫人之罪也。’”又见今本汉.向《列女传.齐宣姜后》。

周宣王早晨曾晚起,姜后认为这是自己不能督励君王的过错,于是脱簪待罪,表示应受到责罚。后因用为后妃贤德之典。

《幼学琼林》卷一“朝廷”:“姜后脱簪而待罪,世称哲后;马后练服以鸣俭,共仰贤妃。”宋.曾巩《吴夫人墓志》:“脱珥推食光惠施兮,以义易利能无累兮。”

词语分解:

历史典故推荐:伯仲

①比喻事物不相上下。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四章: “中国更有一浩大工程,可与长城相伯仲者,运河是也。” ②比喻才识难分高低、不相上下。清沈德宋徽宗〈鸜鹆图〉: “徽妙画手天所纵,花卉翎毛无伯仲。” ●诗·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脱簪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脱簪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