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战战兢兢_战战兢兢解释_战战兢兢来历出处_战战兢兢历史典故

战战兢兢

历史典故

战战兢兢怎么写好看:

战战兢兢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意是小心谨慎,后则泛指提心吊胆,恐惧万分。也省作“战兢”。古时有首批评周幽王的诗,作诗的人对当时国势深为不安,认为当时形势如同人面临深渊和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一样,随时都有失足的危险,使人心惊胆颤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。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又《小雅·小宛》:“惴惴小心,如临于谷;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和熹邓皇后纪》:“恭肃小心,动有法度,承事阴后,夙夜战兢。” 《三国志·书·赵王干传》:“叔父兹先圣之典,以纂乃先帝之遗命,战战兢兢,靖恭厥位,称朕意焉。” 唐·说《大唐封禅颂》:“盖三代之设王制也,武纬之,文经之,圣谟之,神化之;然犹战战兢兢,日慎一日。”


并列 战战,发抖的样子;兢兢,谨慎的样子。①形容恐惧、谨慎的样子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廖辉英《红尘孽债》:“如果自己仍然一直在它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地生活,那就太笨。”②因寒冷而发抖的样子。元·唐卿《降桑椹》1折:“有那等贫寒之家,身无遮体之衣,口无应饥之食,战战兢兢,无颜落色,冻剥剥的袖手低头。”△多用于描写生怯发抖的样子。→战战栗栗 ↔镇定自若

词语分解:

  • 战战的解释 发抖哆嗦的样子奋袖出臂,两股战战。——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
  • 兢兢的解释 1.小心谨慎貌。诗·小雅·小旻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 毛 传:“兢兢,戒也。”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:“夙夜兢兢,祗惕若厉。” 明 归有光 金君守斋墓志铭:“世道沦斁,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。” 任鸿隽 岁暮杂咏:“谁能学懦夫,履薄徒兢兢。”2.恐惧貌。诗·大雅·云汉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 毛 传:“兢兢,恐也。”3.强壮貌。诗·小雅·无羊:“尔羊来思,矜矜兢兢,不騫不崩

历史典故推荐:何水部

借指诗才卓著之人。唐杨巨源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诗: “曾随何水部,待月东亭宿。” ●梁书·何逊传: “逊八岁能赋诗,弱冠举秀才……兼尚书水部郎。” 南朝梁何逊,字仲言,东海郯人。梁武帝时,曾任水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战战兢兢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战战兢兢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