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闭阁思过_闭阁思过解释_闭阁思过来历出处_闭阁思过历史典故

闭阁思过

历史典故

闭阁思过怎么写好看:

闭阁思过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。韩延寿(?-前57年)字长公,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初为谏大夫,后任颍川东郡太守,后任左冯翊(即京都地区太)。有一次,韩延寿到下属的高陵县巡视,看到当地有兄弟二人因分田产争吵而打官。韩延寿为此感到很伤心。他说:“我担任京城地区的长官,应为全百姓树立表。但我不能宣明教化,训导百姓,以致发生了骨肉间的争执诉讼,既有损于风俗教化,又使县吏乡官、掌教化的官吏脸上无光。这应由我承担罪责。”于是,韩延寿回到县衙的旅舍,就关上房门,反省自己的过失。后来,打官司的兄弟得知后,都自己剪去头发、脱掉上衣向对方道歉,深感后悔,都自愿把有争议的田产让给对方,表示终生不再争议。后以“闭阁思过”为典,或称颂地方长官以教化治郡,或咏潜心反省。又作“闭门思过。”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汉书》卷76《韩延寿传》3210、3213页:“韩延寿字长公,燕人也,徙陵。少为郡文学。……因擢延寿为谏大夫,迁淮阳太守。治甚有名,徙川。”“入守左冯翊,满岁称职为真。……行县至高陵,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,延寿大伤之,曰:‘幸得备位,为郡表率,不能宣明教化,至令民有骨肉争讼,既伤风化,重使贤长吏、啬夫、三老、孝弟受其耻,咎在冯翊,当先退。’是日移病不听事,因入卧传舍,闭阁思过。”“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,此两昆弟深自悔,皆自髡肉袒谢,愿以田相移,终死不敢复争。延寿大喜,开阁延见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晋·寿《三国志·书·来敏传》注引《诸葛亮集》:“自谓能少敦厉薄俗,帅之以义,今既不能,表退职使闭门思愆。” 唐·王维《送李睢阳》:“五谷前熟方可为,下车闭阁君当思。” 宋·徐铉《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……》:“闭门思过谢来客,知恩省分宽离忧。”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6回:“小仙自知身获重罪,追悔莫及,惟有闭门思过,敬听天命。”


偏正 在房里自我反省。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,延寿大伤之……是日移病不听事,因入卧传舍,闭阁思过,一县莫知所为。”△用于反省方面。也作“闭阁自责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闭的解释 闭 (閉) bì 关,合:封闭
  • 思过的解释 对错误过失进行反思闭閤思过,一县莫知所为。——汉书·严延寿传

历史典故推荐: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

轻:轻视。 文人互相轻视,从古以来如此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典论.论文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”元.刘壎隐居通议.诗歌一:“夫文人相轻,从古而然,而一时巨擘,皆左袒敛衽。”清.胡文焕历代诗话考索:“文人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闭阁思过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闭阁思过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