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杜口结舌_杜口结舌解释_杜口结舌来历出处_杜口结舌历史典故

杜口结舌

历史典故

杜口结舌怎么写好看:

杜口结舌历史词典解释

闭住嘴巴,不敢言语。形容十分害怕。汉.易林.否之井》:“杜口结舌,心中怫郁。凶灾生患,无所告冤。”《后汉书.邕传》:“今群臣皆杜口结舌,以臣为戒,谁敢复为陛下尽忠者乎。”《晋书.傅玄传》:“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,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,至使杜口结舌。”亦作“口绝舌”。汉.焦赣《易林.否之巽》:“杜口绝舌,言为祸母。代伯受患,无所祷冤。”


并列 闭口而不讲话。语本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范雎曰:“臣之所恐者,独恐臣死之后,天下见臣尽忠而身亡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秦耳。”汉·焦赣《易林》:“杜口结舌,心中怫郁。”△用于描写不说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杜口的解释 闭口。谓不言。汉书·杜周传:“天下莫不望风而靡,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,骨肉亲属,莫不股栗。”北齐书·崔暹传:“至尊或多醉,太后尚不能致言,吾兄弟杜口。”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:“杜口慎微,虚心养浩。” 清 唐甄 潜书·除党:“昔之雄辨如锋者,今之杜口无言者也。”参见“ 杜口裹足 ”。
  • 结舌的解释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瞠目结舌张口结舌

历史典故推荐:掩恶扬善

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,称扬其好处。汉 班固白6*虎通.谥:“天子崩,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?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,掩恶扬善者也。”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:“而小异于肇者,不书人之过恶,以谓职非史官,而掩恶扬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杜口结舌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杜口结舌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