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怡然自得_怡然自得解释_怡然自得来历出处_怡然自得历史典故

怡然自得

历史典故

怡然自得怎么写好看:

怡然自得历史词典解释

怡然:和悦貌。形容和悦而得意的样子。《列子.帝》:“黄帝既寤,怡然自得,召天老、力牧、太山稽,告之。”《旧唐书.李百药传》:“及悬车告老,怡然自得,穿池筑山,文酒谈赏,以舒平生之志。”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四一:“他听着风动树梢,听着小鸟欢噪,他怡然自得,觉得很不愿离开这种景致。”亦作“怡然自乐”。晋.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,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宋.洪迈《夷坚丙志.赵缩手》:“或终日不饮食,亦怡然自乐。”亦作“怡然自娱”。元.汤式《一枝花.题云巢》套曲:“怡然自娱,恬然自足,再不从龙化雨。”亦作“怡然自足”。《西湖佳话.孤山隐迹》:“故和靖能高卧孤山,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,而从无一日不怡然自足,诚甘心于隐,而非假借也。”


偏正 怡然,安适愉快的样子。安适愉快,自得其乐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黄帝既寤,怡然自得。”灵《巷》:“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,心境悒郁,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,你一定会豁然开朗,怡然自得,物我两忘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心理状态方面。→悠然自得 怡然自若 自得其乐 ↔惘然若失。也作“怡然自乐”、“怡然自娱”、“怡然自足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怡然的解释 喜悦的;安适自在的样子
  • 自得的解释 自觉得意、开心意气扬扬,甚为自得悠然自得。——明· 袁宏道满井游记

历史典故推荐:抚鸣琴

借指善于理政。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: “至有旦抚鸣琴,日置醇酒,文而无害,严而不残,故能出入于阽危之域,跻俗于仁寿之地。”参见:○单父鸣琴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怡然自得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怡然自得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