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白衣尚书_白衣尚书解释_白衣尚书来历出处_白衣尚书历史典故

白衣尚书

历史典故

白衣尚书怎么写好看:

白衣尚书历史词典解释

《东观汉记》卷十八《郑均》:“均字仲虞,任城人也。……淡泊无欲,清静自,不慕游宦。……均屡辟不诣,公车特征,拜侍御史,月余,迁尚书。肃宗(汉章帝刘炟dā)敬重之。后以病告归。均遣子英奉章诣阙。诏见英,向均所,赐以冠、帻、钱、布。元和元年(公元84年),与毛义(以行著称,曾为安阳令,后举贤良,再征不仕)各赐羊一头,酒二斗,终其身。帝东巡过任城,乃幸均舍。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。故时人号为‘白衣尚书’。”

古代未出仕的人所穿的衣服称为“白衣”。郑均病休还乡,本已成了“白衣”,但复受皇帝恩赐尚书奉禄,故称“白衣尚书”。

唐.禹锡《酬宣州大夫见寄》诗:“白衣曾拜汉尚书,今日恩光到敝庐。”此即用郑均事,喻写现实受到恩宠。


偏正 以平民而享仕禄。东汉人郑均,有贤名,拜议郎告归,累辟不起。章帝东巡,幸其舍,敕赐尚书禄,终其身,时称白衣尚书。见《东观汉记》。△描写平民之语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白衣的解释 1 ∶白色衣服新娘身穿白衣2 ∶平民;未曾获得功名的人3 ∶古代官府中的小吏
  • 尚书的解释 1 ∶中国古代官名。执掌文书奏章。作为官名,始置于战国时,或称“掌书”。秦为少府属官,汉武帝提高皇权,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,地位逐渐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设置,清代相沿不改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。——三国蜀· 诸葛亮出师表上书乞骸骨,征拜尚书。——后汉书·张衡传2 ∶明清

历史典故推荐:泌水衡门

同“衡门泌水”。高珪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之四:“泌水衡门寄托深,万方多难独沈吟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白衣尚书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白衣尚书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