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王商止讹_王商止讹解释_王商止讹来历出处_王商止讹历史典故

王商止讹

历史典故

王商止讹怎么写好看:

王商止讹怎么写好看

王商止讹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讹(é鹅):错误,谣言。止讹:平息谣言。王商(?-前25年)字子威,涿郡蠡吾(今河北博野西南)人,迁居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。其父王武是汉宣帝的舅父,王商袭爵为乐昌。成帝时,官左将军,后为丞相。后为大将军王凤陷害,免相后呕血而死。建始三年(前30年)秋天,京城长安百姓们无故相惊扰,传说洪水将要淹没长安,百姓惊恐逃避,人们互相在奔跑中践踏,老人和孩子们发出哭号声,长安一片混乱。汉成帝亲自来到前殿,召集大臣商议对策。大将军王凤轻信谣言,提出:请太后、皇上和后妃转移到船上,让官吏百姓登上城楼来躲避洪水。群臣都同意王凤的说法。当时任左将军的王商却力排众议,认为这种传言毫无根据,不应让吏民登上城楼躲避,这样做只会使百姓更加惊恐不安。汉成帝采纳了王商的劝告。后来,长安城内秩序略见安定。事实证明,所谓发洪水的传言是谣传的。后以此为典,咏临危不惊,沉稳而有主见的大臣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汉书》卷82《王商传》3369、3370页:“王商字子威,涿蠡吾人也,徙陵。商父武,武兄无故,皆以宣帝舅封。无故为平昌侯,武为乐昌侯。”“父薨,商嗣为侯。……元帝崩,成帝即位,甚敬重商,徙为左将军。、“建始三年秋,京师民无故相惊,言大水至,百姓奔走相蹂6*躏,[老弱号呼],长安中大乱。天子亲御前殿,召公卿议。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,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。群臣皆从凤议。左将军商独曰:‘自古无道之国,水犹不冒城郭。今政治和平,世无兵革,上下相安,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?此必讹言也,不宜令上城,重惊百姓。’上乃止。有顷,长安中稍定,问之,果讹言。上于是美壮商之固,数称其议。而凤大惭,自恨失言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唐·李瀚《蒙求》:“桓潭非谶,王商止讹。” 元·脱脱《宋史·咏传》:“止讹之术,在乎识断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王的解释 王 wáng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王国
  • 讹的解释 讹 (訛) é 错误:讹字

历史典故推荐:踏菜园

同“踏菜羊”。清 赵翼七十自述诗之三:“噎瓜亭是伤心地,踏菜园悲薄命身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王商止讹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王商止讹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