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贯甲提兵_贯甲提兵解释_贯甲提兵来历出处_贯甲提兵历史典故

贯甲提兵

历史典故

贯甲提兵怎么写好看:

贯甲提兵历史词典解释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三回:“兄长既来赶席,如何又劳师动众?不入水府,扎营在此,不贯甲提兵,何也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贯甲的解释 1.洞穿衣甲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:“以刺 王僚 ,贯甲达背。” 清 李渔 风筝误·习战:“可喜的是弓弯夜月,剑倚秋霜,枪能贯甲,箭似穿杨。”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·粤人善鸟枪:“其曰爪哇銃者,形如强弩,以绳悬络臂上,遇敌万銃齐发,贯甲数重。”2.穿上衣甲;擐甲。晋书·李歆传:“ 士业 闻,引兵还,为 逊 所逼。 士业 亲贯甲先登,大败之。”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:“人
  • 提兵的解释 率领军队。 唐 武元衡 兵行褒斜谷作诗:“注意奏凯赴都畿,速令提兵还 石坂 。”封神演义第四三回:“自来提兵征伐多年,未尝有挫锋鋭;今日到此,失机丧师,殊为痛恨!”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:“ 牛金 、 曹纯 恐非 周瑜 敌手,元帅还须提兵接应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五色棒

同“悬棒”。唐 李商隐有感诗之一:“苍黄五色棒,掩遏一阳生。”宋 梅尧臣送馀干李少府诗:“休将五色棒,欲取洛阳名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贯甲提兵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贯甲提兵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