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口是心苗_口是心苗解释_口是心苗来历出处_口是心苗历史典故

口是心苗

历史典故

口是心苗怎么写好看:

口是心苗历史词典解释

犹言为心声。元白朴《梧桐雨》第四折:“暗觑清霄,盼梦里他来到,却不道口是心苗,不住的频频叫。”元 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二折:“我合道处再不道,任凭他把铜斗儿家私使尽了,常言道口是心苗。”


主谓 语言是用来表达心声的。元·张国宪《罗李郎》2折:“我合道处再不道,任凭他把铜斗儿家私使尽了,常言道口是心苗。”△多用来表达语言和心志间的内在联系。→言须由衷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口的解释 口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
  • 心苗的解释 1.心,内心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:“每日逐朝,记在心苗,办着一片虔心把香烧,将恁那恩来报。” 明 杨珽 龙膏记·巧遘:“镇日繫心苗。忆 飞琼 下碧霄,怕愁多瘦损如花貌。” 清 金农 石闾晓起将游洞阳山中诗:“眼界明来千嶂失,心苗开处九关通。”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:“她衰老的不光是外表,还有她那棵正在壮年的心苗。”2.心意,心思。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:“将三百口全家老少

历史典故推荐:坠髻

同“堕马髻”。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:“风流夸坠髻,时世斗愁眉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口是心苗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口是心苗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