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_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解释_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来历出处_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历史典故

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

历史典故

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历史词典解释

故:事故,指丧亡或其他灾祸。玉:玉制品。古人因其晶莹温润,象征人的美德,常用以制作礼器或饰物。 古代礼俗,君子如不遭逢不幸事故,总要随身系带玉佩。语出《礼记.玉藻》: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,君子于玉比德焉。”玄注:“‘故’谓丧与灾眚。”孔颖达疏:“玉以表德,去之,示己无德也。”冯天瑜、周积明《从墟到紫禁城.西周京邑》:“‘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’,贵族佩带成组饰玉成为当时的流行风气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君子的解释 1 ∶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彼君子兮。——诗·魏风·伐檀君子不齿。——唐· 韩愈师说君子寡欲。——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。2 ∶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。——论语君子有不战。——孟子·公孙丑下君子博学

历史典故推荐:饭囊酒瓮

借指无所作为之人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·诫兵: “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,即今武夫,乃饭囊酒瓮也。” 参见:○酒囊饭袋 见“酒瓮饭囊”。宋·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:“~纷纷是,谁赏蒙山紫笋香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