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投瓮_投瓮解释_投瓮来历出处_投瓮历史典故

投瓮

历史典故

投瓮怎么写好看:

投瓮怎么写好看

投瓮历史词典解释

宋.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国初,赵普中令为相。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,凡有人投利害文字,皆置中,满即焚于通衢。”

宋代赵普任宰相时,在厅堂屏风后面放了两只大瓮,凡有利害关系的文书,阅后都投入瓮里,满了就拿到大街上当众焚毁。后因用为秉公办事,不徇私情的典故。

宋.克庄《念奴娇.丙寅生日》词之五:“达汝空函,投伊大瓮里,谁曾提起?”

词语分解:

历史典故推荐:𧮪言𧮪语

花言巧语,胡说八道。西游记第二七回:“你是个好人,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𧮪言𧮪语,途中更要仔细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投瓮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投瓮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