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吞蛭_吞蛭解释_吞蛭来历出处_吞蛭历史典故

吞蛭

历史典故

吞蛭怎么写好看:

吞蛭历史词典解释

贾谊《新书.春秋》:“楚惠王食寒葅(葅同菹,酢菜;腌菜)而得蛭(蛭是环节动物门的一纲,此处当指水蛭),因遂吞之。腹有疾而不能食。令尹入问曰:‘王安得此疾?’王曰:‘我食寒葅而得蛭,念谴之而不行其罪乎,是法废而威不立也,非所闻也;谴而行其诛,则庖宰食监者法皆当死,心又弗忍也,故吾恐蛭之见也,遂吞之。’令避席再拜而贺曰:‘臣闻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,王有仁德,天之所奉也,病不为伤。’是昔(汉向《新序.杂事四》作“夕”)也,惠王之后而蛭出。故其久病心腹之积(汉刘向《新序.杂事四》作“疾”)皆愈……”

此事又见汉刘向《新序.杂事四》。以上引文引自《四部丛刊》。

楚惠王怕厨得罪受到处罚,就悄悄把食寒葅时发现的蛭吞下,不让人知道。后因以“吞蛭”用为称颂统治者宽以待下之词。《旧唐书姚崇传》:“楚王吞蛭,厥疾用瘳,……皆志在安人,恩不失礼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吞蛭的解释 春秋 楚惠王 一说 楚庄王 食寒葅,有蛭,恐司厨者获罪,乃暗吞之。事见 汉 贾谊 新书·春秋。后以颂王者宽仁待下。旧唐书·姚崇传:“ 楚王 吞蛭,厥疾用瘳……皆志在安人,思不失礼。”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三年:“昔 楚庄 吞蛭而愈疾, 孙叔 杀蛇而致福。”
  • 吞的字典解释 吞 tūn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
  • 蛭的字典解释 蛭 zhì 〔水蛭〕环节动物,身体长形,稍扁,墨绿色,尾端有吸盘,雌雄同体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,能吸人畜的血

历史典故推荐:功遂身退

同“功成身退”。老子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,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,功遂身退天之道。”后汉书.李固传:“是以贤达功遂身退,全名养寿,无有怵迫之忧。” 并列 遂,成。身,自己。功业成就后,就退隐家园。语出老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吞蛭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吞蛭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