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郑国渠_郑国渠解释_郑国渠来历出处_郑国渠历史典故

郑国渠

历史典故

郑国渠怎么写好看:

郑国渠历史词典解释

《史记.河渠书》:“而韩闻秦之好兴事,欲罢之,毋令东伐,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,令凿𣲾水,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,并北山,东注洛,三百余里,欲以溉田。中作而觉,秦欲杀国。郑国曰:‘始臣为间;然渠成,亦秦之利也。’秦以为然,卒使就渠。渠就,用注填阏之水,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,收皆亩一钟。于是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,秦以富疆,卒并诸侯。因命曰郑国渠。”

公元前二四六年,水利家郑国受韩国之命,游说秦国兴修水利,以消耗其国力,企图阻止或延缓其伐韩的战争。秦始皇采纳了这项建议,征发民工,由郑国主持,开渠三百余里,引泾注洛,灌田四万余顷。后秦发觉韩国的阴谋,欲处死郑国。郑说明此举对秦是万世之利,终得以完成。秦因此富强,为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。后遂用为咏郑国凿渠助秦霸业之典。

宋.陆游剑南诗稿》卷三《南池》:“陂复岂惟民食足(见“坏陂复陂”出《汉书.翟方进传》),渠成终助霸图雄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郑国渠的解释 古代 关中平原 的人工灌溉渠。 秦王 政 十年公元前237年,采纳 韩国 水工 郑国 的建议开凿。历时十余年始成。渠长三百多里,灌田四万余顷, 关中 成为沃野。 汉 魏 时为 泾水 流域主要灌溉系统。史记·河渠书:“而 韩 闻 秦 之好兴事,欲罢之,毋令东伐,乃使水工 郑国 閒説 秦 ,令凿 涇水 自 中山 西邸 瓠口 为渠,并 北山 东注 洛 三百餘里,欲以溉田……渠就,用注填閼之水,溉泽卤
  • 渠的字典解释 渠 qú 水道,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:渠道(亦指途径,门路)

历史典故推荐:四海一家

比喻天下一统。宋陆游感愤诗:“四海一家天历数,两河百郡宋山川。” 参见:○四海为家 主谓 四海之内,像一家人一样。比喻天下统一。语本荀子·议兵:“四海之内若一家,通达之属莫不从服。”儒林外史39回: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郑国渠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郑国渠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