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明心见性_明心见性解释_明心见性来历出处_明心见性历史典故

明心见性

历史典故

明心见性怎么写好看:

明心见性历史词典解释

谓摒弃世俗的一切意识,大彻大悟,显现人的本性。《元史.仁宗纪三》:“仁宗天性慈,聪明恭俭,通达儒术,妙悟释典,尝曰:明心见性,佛教为深;修身治国,儒道为切。”清.燮《山读书寄四弟墨》:“和尚是佛之罪人,杀盗淫妄,贪婪势利,无复明心见性之规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一回:“自己割舍了储君的尊严富贵,立地削发出家,明心见性,修成个无声无色,无臭无味,无触无法的不坏金身。”


主谓 佛教用语。指虔诚而能大彻大悟,了解人生真谛,显现人的本性。也指只有通过内省的工夫,才可以认识真理。《红楼梦》115回:“他说了半天,并没有个明心见性之谈,不过说些什么‘文章经济’,又说什么‘为忠为孝’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修身养性方面。→大彻大悟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↔执迷不悟

词语分解:

  • 明心的解释 1.谓使心思清明纯正。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:“学必明心,记问辨説皆餘事。”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:“明心致良知,斯文幸未丧。”2.表明心迹。 柳青 狠透铁:“我在你像前明心,我肚里没草屎渣渣!”
  • 见性的解释 佛教语。谓悟彻清净的佛性。坛经·般若品:“若开悟顿教,不能外修,但於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”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:“若人能空之,则不得谓之太虚空矣。有何奇妙,而欲学者专以见性为极则也耶!”天雨花第二七回:“锁闭三年併五载,试他见性与明心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垂衣尧舜

源见“圣主垂衣”。指能垂衣而治的圣明帝王。唐 杜牧东兵长句十韵:“屈指庙堂无失策,垂衣尧 舜待升平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明心见性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明心见性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