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招权纳赂_招权纳赂解释_招权纳赂来历出处_招权纳赂历史典故

招权纳赂

历史典故

招权纳赂怎么写好看:

招权纳赂历史词典解释

连动 揽取权力,收受贿赂。《元史·朴不花传》:“不花骄恣无上,招权纳赂奔竞之徒,皆出其门,骎骎有赵高、让、田令孜之风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贪官的行径方面。也作“招权纳贿”、“招权纳赇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招权的解释 1.揽权;弄权。汉书·刑法志:“今不正其本,而置廷平以理其末也,政衰听怠,则廷平将招权而为乱首矣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招,求也,招致权著己也。”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:“ 秦会之 当轴时,几务之微琐者皆欲预闻,此招权之常态。” 明 叶子奇 草木子·克俭:“宪使招权,非得数千緡,不与行遣。”2.谓求附权贵而倚仗其势。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:“ 楚 人 曹丘生 ,辩士,数招权顾金钱。”
  • 纳赂的解释 1.行贿。国语·晋语九:“ 梗阳 人有狱将不胜,请纳赂於 魏献子 , 献子 将许之。”2.受贿。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:“ 庆历 八年,有言博士以美謚加於人,以利濡润,有同纳赂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迂直之计

孙子.军争:“军事之难者,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,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,后人发,先人至,此知迁直之计者也。”大意是距离敌方远,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,但可以此麻痹敌人,使敌人没有准备,然后从间道出奇兵,给敌人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招权纳赂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招权纳赂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