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指日而待_指日而待解释_指日而待来历出处_指日而待历史典故

指日而待

历史典故

指日而待怎么写好看:

指日而待历史词典解释

见“指日可待”。《隋唐演义》71回:“将来执掌昭阳,可指日而待,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?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指日的解释 犹不日。谓为期不远。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:“弭节长騖,指日遄征。”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:“还家虽闕短,指日亲晨餐。” 明 蒲松龄 聊斋志异·小翠:“公急出,则客去远。闻其故,惊颜如土,大哭曰:‘此祸水也,指日赤吾族矣!’” 陈毅 潜艇上留题诗:“大哉新 中国 ,指日富且强。”
  • 待的解释 待 dài 等,等候:待到

历史典故推荐:末大必折

树梢大而茂盛,树的主干就要折断。比喻部属势力强大,就会危及上面。左传.昭公十一年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汉.贾谊新书.大都:“臣闻尾大不掉,末大必折,此岂不施威诸侯之心哉!”宋.胡寅中书门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指日而待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指日而待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