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妇人之仁_妇人之仁解释_妇人之仁来历出处_妇人之仁历史典故

妇人之仁

历史典故

妇人之仁怎么写好看:

妇人之仁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指韩信邦讲述项羽只能在生活小事上关心人,却不能信任有才能之将。这就是所谓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。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后,请韩信出谋画策。韩信认为刘邦要领兵东出与项羽争天下,必须先要了解项羽之为人。韩信先分析项羽只有匹夫之勇,接着又说:项羽待人仁慈有礼,言语温和,有人生病,会同情流泪,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吃,等到项羽所任用的人立了功,应当加官封爵时,项羽却把刻好了的印信拿在手里,玩弄得磨了棱角还舍不得给人家,这就是所谓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史记》卷92《淮阴列传》2612页:“项王见人恭敬慈爱,言语呕呕(xūxū须须,温和),人有疾病,涕泣分食饮,至使有人当封爵者,印刓(wán完)敝(在手里磨损),忍(舍不得)不能予,此所谓妇人之仁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宋·苏轼《汉鼎铭》:“不宝此器而拳拳于一物,孺子之智,妇人之仁,呜呼悲夫!” 明·冯梦龙东周列国志》80回:“吴王有妇人之仁,而无丈夫之决。”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50:“我们必须放弃了那小小的人道主义,去消灭敌人,以便争取比妇人之仁更大的人道主义。”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卷1:“大帅起义至今,杀6*人无数,何用在一人身上动妇人之仁。”


偏正 妇人式的处事姑息优柔,不识大体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1卷17章:“大帅起义至今,杀6*人无数,何用在一人身上动妇人之仁。”△多用于情状方面。↔铁石心肠

词语分解:

  • 妇人的解释 1 ∶古时称士的配偶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。——礼记·曲礼下2 ∶已婚妇女;女人妇人专权,奸臣当道
  • 仁的解释 仁 rén 一种道德范畴,指人与人相互友爱、互助、同情等:仁义(a.仁爱与正义;b.通情达理,性格温顺,能为别人着想)

历史典故推荐:白俗元轻

宋·苏轼祭柳子玉文:“元轻白俗,郊寒岛瘦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妇人之仁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妇人之仁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