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打鸭惊鸳鸯_打鸭惊鸳鸯解释_打鸭惊鸳鸯来历出处_打鸭惊鸳鸯历史典故

打鸭惊鸳鸯

历史典故

打鸭惊鸳鸯历史词典解释

宋.赵令畤《鲭录》卷八:“宣城吕士隆,好缘微罪杖营妓。后乐籍(古指乐户的名籍,也指官妓)中得一客娼名丽华,善歌,有声于江南,士隆眷之。一日复欲杖营妓,妓泣诉曰:‘某不敢避杖,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。’士隆笑而从之。丽华短肥,故梅圣俞(宋.梅尧臣)作《莫打鸭》诗以解之曰:‘莫打鸭,莫打鸭,打鸭惊鸳鸯。鸳鸯新自南池落,不比孤洲老秃鸧。秃鸧尚欲远飞去,何况鸳鸯羽翼长。’(此事见宋.梅尧臣《宛陵集》)”此事又见泰《诗歌》。

后用“打鸭惊鸳鸯”常比喻惩甲惊乙,或殃及无辜之意。

宋.李石《扇子》诗:“不为求蛇熏老鼠,翻成打鸭惊鸳鸯。”


连动 比喻惩此而使彼受虚惊。语出《临汉隐居诗话》:“吕士隆知宣州,好以事笞官妓,妓皆欲逃去而未得也。会杭州一妓到,宣,其色艺可取,士隆喜之,留之使不去。一日,群妓复犯小过,士隆又欲笞之,妓泣诉曰:‘某不敢辞罪,但恐杭妓不能安也!’士隆愍而舍之。梅圣俞因作《莫打鸭》一篇曰:‘莫打鸭,打鸭惊鸳鸯;鸳鸯新向池中落,不比孤洲老鸹鸧;鸹鸧尚欲远飞去,何况鸳鸯羽翼荒。’”宋·李石《扇子》:“不为求蛇熏老鼠,翻成打鸭惊鸳鸯。”△描写受虚惊之语。也作“打鸭惊鸳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鸳鸯的解释 1 ∶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,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,常被人工饲养。比鸭小,雄的羽毛美丽,头有紫黑色羽冠,翼的上部黄褐色;雌的全体苍褐色;栖息于池沼之上,雌雄常在一起自名为鸳鸯。——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∶比喻恩爱夫妻

历史典故推荐:牵月线

借指男女缔结婚姻。明楚江鹧鸪天·和花史词: “却恨柳丝牵月线,强移花色点云翘。”参见:○月下老人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打鸭惊鸳鸯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打鸭惊鸳鸯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