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江海不逆小流_江海不逆小流解释_江海不逆小流来历出处_江海不逆小流历史典故

江海不逆小流

历史典故

江海不逆小流历史词典解释

逆:抵触,拒绝。浩瀚的江海不拒绝容纳细小水流。比喻气度宽宏,能包容众物。汉.向《说苑.尊贤》:“太山不辞壤石,江海不逆小流。”


主谓浩瀚的江海能够容纳众多的细流。比喻人的胸怀气度广大,能够承当大事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尊贤》:“太山不辞壤石,江海不逆小流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以比喻人的宽广胸怀。 →雅量高致 ↔心地狭窄

词语分解:

  • 江海的解释 1.江和海。荀子·劝学:“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:“江海称其大者,以无所不容。” 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:“万里江海通,九州天地宽。” 苏曼殊 本事诗之三:“ 丹顿 拜伦 是我师,才如江海命如丝。”2.旧时指隐士的居处。庄子·刻意:“就藪泽,处閒旷,钓鱼閒处,无为而已矣。此江海之士,避世之人。”后汉书·逸民传序:“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

历史典故推荐:伯有厉

源见“惊以伯有”。指传说中伯有所变的厉鬼。亦戏称人老将死。清 赵翼戏老诗:“虽尚廉颇健,已同伯有厉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江海不逆小流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江海不逆小流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