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匡国济时_匡国济时解释_匡国济时来历出处_匡国济时历史典故

匡国济时

历史典故

匡国济时怎么写好看:

匡国济时历史词典解释

匡正国家,挽救时局。唐 李翱《卓异记.三十二年居相位》:“玄龄初与如晦为友,属隋室丧乱,未尝不慨然相顾,有匡国济时之心。”唐康骈《剧谈录.凤翔府举兵》:“〔相国〕匡国济时,终始一致,文经武纬,何谢古人!”


并列 匡正国家,挽救时局。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凤翔府举兵》:“(郑相国) 匡国济时,始终一致,文经武纬,何谢古人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政治生活方面。→力挽狂澜 匡俗济时

词语分解:

  • 匡国的解释 匡正国家。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:“夫书画辞赋,才之小者;匡国理政,未有其能。”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:“惟君天资聪叡,明德显融,统任上将,匡国弭难。” 明 无名氏 玉环记·韦皋浔真:“ 李晟 举贤匡国,乃臣子之忠诚;旌善赏功,乃朝廷之大典。”
  • 济时的解释 犹济世,救时。国语·周语中:“宽,所以保本也;肃,所以济时也。”旧唐书·隐逸传序:“退无肥遁之贞,进乏济时之具。” 明 高明 琵琶记·高堂称寿:“经世手,济时英, 玉堂 金马 岂难登。” 周咏 感怀诗之三:“举目 新亭 挥掬泪,刦餘谁是济时才?”

历史典故推荐:恇怯不前

偏正 恇怯,懦弱胆怯。指惊恐畏缩,不敢向前。宋史·杨琼传:“及闻清远之败,益~。”△贬义。用于人物胆怯情态。→畏缩不前 缩手缩脚 缩头缩脑 ↔迎难而上 勇往直前 毅然决然 奋武扬威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匡国济时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匡国济时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