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若合符节_若合符节解释_若合符节来历出处_若合符节历史典故

若合符节

历史典故

若合符节怎么写好看:

若合符节历史词典解释

符节:古朝廷传达命令、调兵遣将的凭证,用竹、木等制成,双方各执一半,合之以验真假。比喻两者完全吻合。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〔和文王〕得志乎中国,若合符节。先圣圣,其揆一也。”宋.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:“古圣贤之言,大抵若合符节。盖心,一心也,理,一理也,至当归一,精无二。”


述宾 符,古代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时用的凭证,双方各持一半,对合起来验明真假。节,古代使者所持的证物。比喻双方完全吻合。语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(舜和文王)得志行乎中国,若合符节。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”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:“古圣贤之言,大抵若合符节。盖心,一心也;理,一理也,至当归一,情义无二。”△多用于描写投合呼。→融会贯通 水 * 融 若合符节 融为一体 ↔枘 枘凿冰炭 格格不入 水火不容。也作“若合符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若的解释 若 ò 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 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无人。置若罔闻。门庭若市。 你,汝:若辈。“更若役,复若赋,则何如?” 约计:若干(乶 )。若许。 此,如此:“以
  • 符节的解释 .古代符信之一种。以金玉竹木等制成,上刻文字,分为两半,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。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。” 尹知章 注:“符节印璽所以示其信也。”《周礼·地官·掌节》:“门关

历史典故推荐:结舌杜口

;;;;结舌:舌头发僵。杜:阻塞。谓闭口不言,形容恐惧心理。杜业,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西南人,西汉大臣,任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,兼管选试博士的官,属九卿之一。杜业给汉成帝上书说:“丞相翟方进作威作福,任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若合符节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评论

发表评论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若合符节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