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中流击楫_中流击楫解释_中流击楫来历出处_中流击楫历史典故

中流击楫

历史典故

中流击楫怎么写好看:

中流击楫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亦作“击楫中流”。中流:河水流中间。楫:船桨。在江心击桨发誓。借喻光复山河,驱逐敌寇的雄心壮志司马睿任命祖逖(事迹见前“闻鸡起舞”条)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北上,收复失地。船至江中,祖逖以船桨敲击船帮发誓说:“我祖逖不能扫清中而渡江回来,象此大江一样!”辞色壮烈,部下也都十分激动。祖逖过江,积极招募军队,铸造兵器。所过之处,军严明,受到人民欢迎,并趁匈奴贵族曜和羯族石勒互相攻击之机,屡败石勒,收复失地。但因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,对其不予支持。祖逖也忧忿而死,其扫清中原的志愿终未实现。

典】:

    《晋书》卷62《祖逖传》1695页:“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、刺史……仍将本流部曲百余家渡江,中流击楫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,有如大江!’辞色壮烈,众皆慨叹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宋·张榘《庆模·和孙霁》:“中流击楫酬壮志,此去君王高枕,暗者,使万里尘清,谁逊周瑾。” 宋·刘过《上金陵侍郎二首》其一:“半面旌旗佳丽地,十州鼓角郁葱边。便当击楫中流誓,莫使鞭为祖逖先。” 宋·方岳《水调歌头·九日多景楼用韵》:“醉我一壶玉,了此十分秋。江涛还比当日,击楫渡中流。” 宋·文及翁《贺新郎·游西湖有感》:“簇乐红妆摇画舫,问中流击楫何人是?” 清·确《与吴裒仲书》:“忆壬辰春与仲木令兄往返钱塘,两人中流击楫,莫肯以千秋让人。” 谭嗣同《出潼关渡河》:“为趁斜阳渡,高吟击楫歌。”


偏正 中流,河流的中央;击,敲打;楫,桨。在江河的急流中用船桨拍打着流水。比喻志在恢复国土河山的气概。语出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(祖逖)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,中流击楫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,有如大江!’”宋·张榘《安庆模·和孙霁》:“中流击楫酬初志,此去君王高枕,应暗者,使万里尘清,谁逊周公瑾。”△褒。多用于描写对大事业表示壮志雄心方面。也作“击楫中流”、“中流击枻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中流的解释 ∶水流的中央;渡程中间大石当中流。;;宋;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∶江河的中段长江中流 ∶中等详细解释.犹中道,正道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文理繁,情用省,是礼之隆也。文理省,情用繁、是礼
  • 击楫的解释 亦作“ 击檝 ”。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,渡 江 中流,拍击船桨,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。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。 宋 张孝祥 《水调歌头·和庞佑父》词:“我欲乘风去,击楫誓中流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纵横交错

形容许多事物交叉错杂在一起。宋.吕祖谦《左氏博议》卷一一:“登唐虞之朝者举目皆德政,陪洙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,纵横交错,无非此理。”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一四章:“他们根本不按队形走,纵横交错,唧唧喳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中流击楫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评论

发表评论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中流击楫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