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色厉内荏_色厉内荏解释_色厉内荏来历出处_色厉内荏历史典故

色厉内荏

历史典故

色厉内荏怎么写好看:

色厉内荏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指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。孔子说,外表气势汹汹,内心里怯懦虚弱,打个比方,怕是象个挖墙钻洞的小偷罢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(yú)之盗也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西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色厉而内荏,乱真者也。”


并列 色,神色。厉,猛烈,严峻。荏,软弱,怯懦。外表威严,内心怯懦。语出《论语·阳货》:“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。”叶圣陶《英文教授》:“他跑遍租界各处,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。”△贬义。用于物的品质和事物的本质。→外强中干。也作“色厉胆薄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色的解释 色 sè 由物体发射、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:颜色
  • 内荏的解释 内心怯懦。论语·阳货:“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?”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:“荏,柔也。”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:“末俗偷巧,内荏外刚。” 茅盾 追求四:“他自己承认是卑怯无用的人,是一个自视俨然的色厉而内荏的人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随声逐响

东汉·王符潜夫论•贤难:“此随声逐响之过也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色厉内荏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色厉内荏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