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_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解释_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来历出处_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历史典故

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

历史典故

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历史词典解释

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(按:以下所引为鸿门宴上事)沛公已出,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。沛公曰:‘今者出,未辞也,为之奈何?’樊哙曰:‘大行不顾细谨大行,重大的行动;细谨,指细微谨慎小的礼节),大礼不辞小让(大礼,本指隆重的礼仪,此当亦指大的行动;小让,小的指责)。如今人方为刀俎(俎,音zǔ,切肉用的砧板;人为刀俎,是指楚项好比刀俎,正准备宰割),我为鱼肉(指汉是被切割的对象),何辞为。’于是遂去。”

樊哙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敦促刘邦,必须当机立断,赶快逃离虎口,不能优柔寡断,囿于小礼而束手就擒。刘邦接受了樊哙的建议,于是不辞而别,逃归霸上。后因用以比喻说明自己一方处于被人宰割的被动处境。

宋.陆游剑南诗稿》卷五《放怀亭独立有感》诗:“委肉本知居几上,剪翎何恨著笼中。”前句即化用此典。


其他 比喻人家掌握生杀大权,自己处于被任意宰割的地位。语本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”朱道南《在大革命的洪流中·从武昌到广州》:“还不是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,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什么时候为止?”△多用于描写处境被动,随时可能被害。→任人宰割 任人摆布

词语分解:

  • 人为的解释 1 ∶人造成一种人为的装饰品2 ∶人去干、做事在人为
  • 鱼肉的解释 比喻用暴力欺凌;也比喻被欺凌的人我为鱼肉。——史记·项羽本纪鱼肉搢绅。——清· 张廷玉明史

历史典故推荐:白鸡梦

晋书.谢安传:谢安“雅志未就,遂遇疾笃。……因怅然谓所亲曰:‘昔桓温在时,吾常惧不全。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,见一白鸡而止。乘温舆者,代其位也。十六里,止今十六年矣。白鸡主酉,今太岁在酉,吾病殆不起乎!’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