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松枝挂剑_松枝挂剑解释_松枝挂剑来历出处_松枝挂剑历史典故

松枝挂剑

历史典故

松枝挂剑怎么写好看:

松枝挂剑历史词典解释

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称扬其极重信义。唐 九龄《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》:“官供羽仗,士惜人琴。已矣终古,平生德音。松枝挂剑,碑字生金。”


偏正 把剑挂在松树枝上。语本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季札之初使,北过徐君。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,未献。还至徐,徐君已死。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(挂)之徐君冢树而去。从曰者:‘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’季子曰:‘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。岂以死倍吾心哉!’”后用“松枝挂剑”比喻尊重信义。唐·张九龄《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》:“已矣终古,平生德音。松枝挂剑,碑字生金。”△多用于描述诚信之人事。 →一诺千金言而无信

词语分解:

  • 松的解释 松 (②松④鬆) sōng 种子植物的一属,一般为常绿乔木,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
  • 挂剑的解释 史记·吴太伯世家载: 春秋 时, 吴王 寿梦 少子 季札 封于 延陵 ,号 延陵季子 。他出使路过 徐国 , 徐国 国君很爱他的剑。 季札 已心许,准备回来时再送给他。等到回来时, 徐 君已死, 季札 就把剑挂在 徐 君墓上,表示不能因 徐 君已死而违背自己许剑的心愿。后以“挂剑”为怀念亡友或对亡友守信的典故。亦以讳称朋友逝世。 唐 王维 哭祖六自虚诗:“不期先挂剑,长恐后着鞭。” 明 张煌

历史典故推荐:脱袍退位

比喻去职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一:“拥护张主任,请郭主任脱袍退位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松枝挂剑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松枝挂剑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