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蚌鹬相持_蚌鹬相持解释_蚌鹬相持来历出处_蚌鹬相持历史典故

蚌鹬相持

历史典故

蚌鹬相持怎么写好看:

蚌鹬相持历史词典解释

源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比喻双方相争,两败俱伤,徒使第三者得利。宋 秦观《边防中》:“天方厌羌,内难屡起,权臣擅事,蚌鹬相持。”


主谓 比喻双方相斗,都没有得益,只能使第三者得利。语本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今者臣来,过易水,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钳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谓鹬曰:‘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宋·秦观《边防中》:“天方厌羌,内难屡起,权臣事,蚌鹬相持。”△多用于斗争方面。→鹬蚌相争

词语分解:

  • 蚌的解释 蚌 bàng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,介壳长圆形,表面黑褐色,壳内有珍珠层,有的可以产出珍珠:蚌胎(指珍珠)
  • 相持的解释 双方对立、互不相让或妥协相持阶段

历史典故推荐:声光化电

指化学以及物理学中的声学、光学、电学等,即理化知识。借指近代传入我国的西方科学技术。鲁迅随感录四十八:“何况……又须恭听前辈先生的折衷:上午打拱,下午握手,上午‘声光化电’,下午‘子曰诗云’呢?”也作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蚌鹬相持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蚌鹬相持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