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火耕水耨_火耕水耨解释_火耕水耨来历出处_火耕水耨历史典故

火耕水耨

历史典故

火耕水耨怎么写好看:

火耕水耨历史词典解释

耨:锄草。古代一种耕种方法。《史记.平准书》:“江南火耕水耨。”裴骃集解引应劭曰:“烧草下水种稻,草与稻并生,高七八寸,因悉芟去,复下水灌之,草死,独稻长,所谓火耕水耨也。”《汉书.武帝纪》:“江南之地,火耕水耨。”亦作“火耕水种”。晋.陆云《答车茂安书》:“遏长川以为陂,燔茂草以为田,火耕水种,不烦人力。”


见“刀耕火耨”。语出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江南火耕水耨,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,欲留,留处。”唐·佑《通典·食货二》:“江西良田旷废未久,火耕水耨,为功差勿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火耕的解释 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。烧去草木,就地种植作物。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:“瓦卜传神语,畬田费火耕。” 仇兆鳌 注:“货殖传:‘ 楚 俗之地,地广人稀,或火耕而水耨。’ 楚 俗烧榛种田,谓之火耕。”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:“寥落火耕俗,征途青冥里。”参见“ 火耕水耨 ”。
  • 水耨的解释 灌水除草。古代的一种耕作法。史记·货殖列传:“ 楚 越 之地,地广人希。饭稻羹鱼,或火耕而水耨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风草下种,苗生大而草生小,以水灌之,则草死而苗无损也。” 汉 桓宽 盐铁论·通有:“燔莱而播粟,火耕而水耨。”汉书·武帝纪:“ 江 南之地,火耕水耨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烧草下水种稻。草与稻并生,高七八寸,因悉芟去,復下水灌之,草死,独稻长,所谓火耕水耨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边老便便

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喻指人的腹大。宋 苏轼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:“沈约清瘦不胜衣,边老便便带十围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火耕水耨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火耕水耨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