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冠履倒施_冠履倒施解释_冠履倒施来历出处_冠履倒施历史典故

冠履倒施

历史典故

冠履倒施怎么写好看:

冠履倒施历史词典解释

明·李贽《<忠义水浒传>序》:“盖自宋室不竞,冠履倒施,大贤处下,不肖处上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冠履的解释 亦作“ 冠屨 ”。帽与鞋。头戴帽,脚穿鞋。因以喻上下、尊卑。史记·儒林列传:“冠虽敝,必加於首;履虽新,必关於足。何者,上下之分也。”楚辞·王逸<九思·悼乱>:“茅丝兮同综,冠屨兮失絇。”原注:“上下无别。” 宋 文天祥 己卯岁除诗:“冠屨失其位,侯王化畸贱。” 章炳麟 国家论:“ 汉 土学者视政府无足重轻,然犹云尊卑有分,冠履有辩,君臣有等。虽无用,而不可不立。”
  • 倒施的解释 不合理地使用。 明 宋濂 元故乐清县男林府君墓铭:“天生之材,小大异宜。用或倒施,乃人之非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咳珠唾玉

同“咳唾成珠”。林学衡新猛近稍习词章诗:“俪白妃青从检点,咳珠唾玉定纷纶。” 见“咳唾成珠”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冠履倒施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冠履倒施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