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拔十得五_拔十得五解释_拔十得五来历出处_拔十得五历史典故

拔十得五

历史典故

拔十得五怎么写好看:

拔十得五历史词典解释

谓宽于推荐。南朝梁任昉《为范尚书吏部第一表》:“拔十得五,尚曰比肩。” ●《三国志·志·庞统传》: “每所称述,多过其才,时人怪而问之,统答曰: ‘当今天下大乱,雅道陵迟,善人少而恶人多。……今拔十失五,犹得其半,而可以崇迈世数,使有志者自励,不亦可乎?’ ” 陵迟: 衰落。三国庞统推举人才,往往夸大候选人的才能,自谓即使他推举的人中只有一半胜任,也可以借此鼓励有志之士奋发向上


见“拔十失五”。《宋史·选举志》:“太宗谓侍臣曰:‘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,非敢望拔十得五,止得一二,亦可为辅政之具矣。’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拔的解释 拔 bá 抽,拉出,连根拽出:拔腿
  • 五的解释 五 wǔ 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

历史典故推荐:蟾兔

源见“蟾蜍”、“玉兔”。蟾蜍与玉兔。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,因作月的代称。古诗十九首.孟冬寒气至:“三五明月满,四五蟾兔缺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拔十得五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拔十得五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