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飞燕舞_飞燕舞解释_飞燕舞来历出处_飞燕舞历史典故

飞燕舞

历史典故

飞燕舞怎么写好看:

飞燕舞怎么写好看

飞燕舞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赵飞燕(?-前1年),汉成帝皇后。出身微贱,因体态轻盈,善舞能歌,所以取名“飞燕”,是阳阿主家的歌女。汉成帝骜微服外出,在阳阿主家作客,在欣赏歌舞时,对赵飞燕颇喜爱。召入宫中,受到宠幸,为倢伃。后谮告许皇后咒诅皇帝,成帝因废许后,立她为皇后。平帝即位,她被废为庶人,自6*杀。另据《飞燕外传》载:“赵飞燕体轻,能为掌上舞。”后因作咏后妃得宠的典故,亦以喻指体态轻盈的歌伎舞女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汉书》卷97下《外戚传下·成赵皇后传》3988、3989页:“孝成赵皇后,本长安宫人。初生时,父母不举,三日不死,乃收养之。及壮,属阳阿主家,学歌舞,号曰飞燕。成帝尝微行出,过阳阿主,作乐。上见飞燕而说(通“悦”)之,召入宫,大幸。有女弟复召入,俱为倢伃,贵倾后宫。……后月余,乃立倢伃为皇后。……姊弟颛(zhuān专,通“专”)宠十余年,卒皆无子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鬓发以光鉴,赵轻体之纤丽。” 唐·李白《阳春歌》:“飞燕皇后轻身舞,紫宫夫人绝世歌。” 唐·李咸用《倢伃怨》:“莫恃芙蓉开满面,更有身轻似飞燕”。 唐·王諲《长信怨》:“飞燕依身轻,争人巧笑名。” 唐·和凝《采莲曲》:“波上人如潘玉儿,掌上花似赵飞燕。” 唐·南容《静女歌》:“为照齐王门下丑,何如汉帝掌中轻。” 唐·李商隐《蜂》:“宓妃腰细才胜露,赵后身轻欲倚风。” 唐·聂夷中《大垂手》:“装束赵飞燕,教来掌上舞。” 宋·苏轼《南歌子》:“只应飞燕是前身,共看剥葱纤手,舞凝神。” 宋·辛弃疾《摸鱼儿》:“君莫舞,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。” 宋·袁去华《思佳客》:“飞燕双双掌上身,花光纷艳晚妆新。” 元·白朴《双调·驻马听·舞》:“轻衫莲步,汉宫飞燕旧风流。” 元·马致远《大石调·青杏子·姻缘》:“飞燕体翩翩舞袖,回鸾态飘摇翠被。” 元·萨都剌《题明皇击敌(yǔ语,古击乐器)图》:“阿环起学飞燕轻,笑唤三郎作供奉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飞燕的解释 亦作“ 飞鷰 ”。 1.飞翔的燕子。古诗十九首·东城高且长:“思为双飞鷰,衔泥巢君屋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·效李陵<从军>:“袖中有短书,愿寄双飞燕。”2.指 汉成帝 赵皇后 。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:“ 孝成赵皇后 ,本 长安 宫人……学歌舞,号曰 飞燕 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代朗月行:“鬢夺 卫女 迅,体絶 飞燕 先。” 唐 李白 清平调词:“借问 汉 宫谁得似,可怜 飞燕 倚新妆。
  • 舞的字典解释 舞 wǔ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:舞蹈

历史典故推荐:革故鼎新

易.杂卦:“革,去故也;鼎,取新也。”革除旧的,建立新的。多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唐.张说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:“夫以革故鼎新,大来小往,得丧而不形于色,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!”旧五代史.梁太祖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飞燕舞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飞燕舞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