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声泪俱下_声泪俱下解释_声泪俱下来历出处_声泪俱下历史典故

声泪俱下

历史典故

声泪俱下怎么写好看:

声泪俱下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一边说,一边哭。形容非常悲痛。王彬,字世儒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弟。西晋末,中大乱,随其兄王廙渡江南下,以司马睿荐为典兵参军,不久升为前将军。苏峻之乱平后,迁尚书右仆射,赐爵关内侯,卒于官,年五十九。他为人刚直正派,虽身居显位,常布衣蔬食。公元322年,其从兄王敦起兵反对朝廷,朝廷派他去见王敦,正赶上他的好朋友周遇害,王彬先去哭祭了一番,然后才见王敦,容颜悲戚。王敦很不高兴,问其所以。答道:“去哭祭伯仁(周的字),现在还没平静下来。”王敦大怒,说周是自致刑戮,王彬不该如此表情见他。王彬反驳道:“周是一个长者,又是你的亲友,并非你的敌人,无故被你杀害,所以为之悲伤惋惜。”王彬越说越愤怒,陡然加大声音,责备他说:“你违犯众意,杀戮忠良,谋图不轨,灾难将殃及门户。”语气言辞慷慨激昂,边说边哭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晋书》卷76《王彬传》2005页:“从兄敦举兵入石头,帝使彬劳之。会周遇害,彬素与善,先往哭,甚恸。既而见敦,敦怪其有惨容,而问其所以。彬曰:‘向哭伯仁,情未能已。’……因勃然数敦曰:‘兄抗旌犯顺,杀戮忠良,谋图不轨,祸及门户。’音辞慷慨,声泪俱下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《旧唐书·哥舒翰传》:“上起入禁中,翰叩头随之而前,言词慷慨,声泪俱下。” 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八·元遗山诗二》:“此等感时触事,声泪俱下,千载后犹使读者低回不能置。”


主谓 声,说。俱,全、都。边诉说,边哭泣。形容十分哀痛悲切。语出《晋书·王彬传》:“因勃然数敦曰:‘兄抗旌犯顺,杀戮忠良,谋图不轨,祸及门户。’言辞慷慨,声泪俱下。”爱新觉罗·溥仪《我的前半生》:“日本战犯们不少声泪俱下的表示反对美帝的原子能垄断,并感激我国人民政府之宽大政策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形容悲恸心情。→泣不成声 泪如雨下 ↔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。也作“声泪俱发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声泪的解释 边诉说边哭泣。魏书·冯诞传:“夜至 诞 薨所,抚尸哀慟,若丧至戚,达旦声泪不絶。”
  • 下的解释 下 xià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

历史典故推荐:方朔去

旧题东汉.班固汉武帝内传:“帝既见王母及上元夫人,乃信天下有神仙之事。其后,帝以王母所授五贞图、灵光经及上元夫人所授六甲灵飞十二事自撰集为一卷,及诸经图,皆奉以黄金之箱……安著柏梁台上。……恃此不修至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声泪俱下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声泪俱下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