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和羹梅_和羹梅解释_和羹梅来历出处_和羹梅历史典故

和羹梅

历史典故

和羹梅历史词典解释

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比喻大臣辅助君王综理国政。唐 孟浩然《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学士》诗:“攀朱仲李,谁荐和羹梅?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和羹的解释 .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。《书·说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 孔 传:“盐,咸;梅,醋。羹须咸醋以和之。” 南朝 宋 宗炳 《答何衡阳书》:“贝锦以繁采发华;和羹以盐梅致旨。”后用以比喻
  • 梅的字典解释 梅 é 落叶乔木,品种很多,性耐寒,初春开花,有白、红等颜色,分五瓣,香味很浓,果实球形,味酸:梅花。梅子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木; 笔顺编号:

历史典故推荐:不揪不睬

不理睬。《 * 词话》第二一回:“金莲道:‘贼囚根子,他不揪不睬,也是你爹的 * ,许你骂他!’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和羹梅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评论

发表评论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和羹梅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