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扬眉奋髯_扬眉奋髯解释_扬眉奋髯来历出处_扬眉奋髯历史典故

扬眉奋髯

历史典故

扬眉奋髯怎么写好看:

扬眉奋髯历史词典解释

髯:颊旁所生胡须。眉飞色舞,胡须飘动。形容说话时神情激动兴奋的样子。宋.吴曾《能改斋漫录.辨误》:“徐禧无学术而口辩,扬眉奋髯,足以动人主意。”


并列 髯,颊旁所生的胡须。眉毛扬起,须髯飘动。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辨误》:“徐禧无学术而口辩,扬眉奋髯,足以动人主意。”△用于人的表情神态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扬眉的解释 1.举目。列子·汤问:“ 离朱 子羽 方昼拭眥,扬眉而望之,弗见其形。” 宋 苏轼 戏子由并次慎老韵之二:“何必扬眉资目击,须知千里事同风。” 明 郎瑛 七修类稿·诗文三·济颠化缘疏:“一举手,一低头,只此便是 弥陀佛 ;或扬眉,或謦欬,何处更参慈世尊。”2.形容得意、忧愁、愤怒等貌。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:“见一善则盱衡扼腕,遇一才则扬眉抵掌。” 唐 杜甫 晚晴诗:“未怪及时少
  • 奋髯的解释 抖动胡须。激愤或激昂貌。汉书·朱博传:“ 齐郡 舒缓养名, 博 新视事,右曹掾史皆移病卧…… 博 奋髯抵几曰:‘观 齐 儿欲以此为俗邪!’” 唐 王维 为画人谢赐表:“裂眥奋髯,髮衝鶡冠。”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:“奋髯走猾吏,嚼齿对姦将。”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:“及其驰骋上下,奋髯哆颐,沙聚数千里,龟灼数百世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好生之德

爱惜生命、不嗜杀戮的美德。书.大禹谟:“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,好生之德,洽于民心。”宋.苏轼东坡志林卷二:“又录一本上进,意望陛下采览,无忘此心,以广好生之德,臣不胜大愿。” 偏正 爱惜生灵,不好杀戮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扬眉奋髯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扬眉奋髯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