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十死不问_十死不问解释_十死不问来历出处_十死不问历史典故

十死不问

历史典故

十死不问怎么写好看:

十死不问历史词典解释

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《北史.艺术传上.皇甫玉》:“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


主谓 就是犯了死罪也都予以宽恕。《北史·艺术传上·皇甫玉》:“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△多用于执行刑法方面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十死的解释 1.本指十种情况必死,引申为极端危险。六韬·战车:“ 武王 曰:‘十死之地奈何?’ 太公 曰:‘往而无以还者,车之死地也;越絶险阻,乘敌远行者,车之竭地也……此十者,车之死地也。’”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:“过漂渚而寄食,託芦中而渡水。届於七泽,滨於十死。”2.指犯十次死罪。言其多。周书·李穆传:“ 太祖 美其志节,乃叹曰:‘人之所贵,唯身命耳, 李穆 遂能轻身命之重,济孤於难……’乃特赐铁券,
  • 不问的解释 1.不慰问。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:“出入三积,不问壹劳。”2.不过问;不询问。史记·陈丞相世家:“ 汉王 以为然,乃出黄金四万斤,与 陈平 ,恣所为,不问其出入。” 唐 李商隐 贾生诗:“可怜夜半虚前夕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” 宋 曾巩 兜率院记:“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,皆置不问,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。” 夏衍 不愁没有工作:“但是 上海 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?”3.不管;无论。 北魏 贾思勰

历史典故推荐:安于一隅

甘心在某一角落偷安,不求进取。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 述补 苟安在某一角落。形容不求进取。宋·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十死不问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十死不问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