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马腹逃鞭_马腹逃鞭解释_马腹逃鞭来历出处_马腹逃鞭历史典故

马腹逃鞭

历史典故

马腹逃鞭怎么写好看:

马腹逃鞭历史词典解释

源见“鞭长不及马腹”。比喻躲脱惩罚。清 松龄《大捷二》:“岂谓马腹逃鞭,榻侧容一隅之鼾睡;不知燕巢在幕,釜底得几日之游魂?”


其他 躲在马肚子下逃过了鞭子的惩罚,比喻侥幸躲过了惩罚。语本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”清·蒲松龄《大捷二》:“岂谓马腹逃鞭,榻侧容一隅之鼾睡?不知燕巢在幕,釜底得几日之游魂。”△用于形容人的行为动作。↔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

词语分解:

  • 马腹的解释 1.马的腹部。左传·宣公十五年:“古人有言曰:‘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’”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:“阵头横却月,马腹带连钱。”2.传说中的兽名。山海经·中山经:“ 蔓渠之山 ……有兽焉,其名曰马腹,其状如人面虎身,其音如婴儿,是食人。”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·马腹兽:“马腹之物,人面似虎。”
  • 鞭的解释 鞭 biān 驱使牲畜的用具,柔软像绳子:鞭杆

历史典故推荐: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

见“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”。老子:“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马腹逃鞭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马腹逃鞭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