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衔枚疾走_衔枚疾走解释_衔枚疾走来历出处_衔枚疾走历史典故

衔枚疾走

历史典故

衔枚疾走怎么写好看:

衔枚疾走历史词典解释

枚:形状像筷子,两端有小绳,古代行军袭敌时衔在口中,绳系颈上,使不便说话。疾走:快跑。形容夜晚寂静而快速地行军。宋.欧阳修《秋声赋》:“又如赴敌之兵,衔枚疾走,不闻号令,但闻人马之行声。”


动补 枚,形状像筷子,两头有小空,系以小绳,可挂在颈上。古行军夜晚袭击敌人时,令士兵衔在口中用以防止喧哗,不使敌人发现。疾走,快走。形容急行军。语本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章邯夜衔枚击项梁。”宋·欧阳修《秋声赋》:“又如赴敌之兵,衔枚疾走,不闻号令,但闻人马之行声。”△多用于行军方面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衔枚的解释 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,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,防止说话,以免敌人发觉 徒衔枚而进。——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章邯夜衔枚击 项梁定陶。——汉书·高帝纪衔枚疾走
  • 疾走的解释 1.快速离去;快步走,快跑。吴子·应变:“战胜勿追,不胜疾走。” 宋 陆游 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:“久闻 三游洞 ,疾走忘病婴。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·谈异二·南江野人:“ 南江 有二野人,能手格猛虎,恒擘獐鹿啖之,悬崖絶壁,腾上如鸟隼,虽其家人亲戚招之,疾走不顾也。” 茅盾 子夜十九:“ 吴荪甫 全身都发抖了。他铁青着脸,咬紧牙齿在屋子里疾走。”2.急速奔向。史记·黥布列传:“ 楚

历史典故推荐:磨踵灭顶

见“摩顶放踵”。南齐书·高逸传论:“墨家之教,遵上俭薄,~,且犹非吝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衔枚疾走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衔枚疾走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