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韦弦自惕_韦弦自惕解释_韦弦自惕来历出处_韦弦自惕历史典故

韦弦自惕

历史典故

韦弦自惕怎么写好看:

韦弦自惕怎么写好看

韦弦自惕历史词典解释

同“韦弦之戒”。清 李渔《凰求凤.冥册》:“笔墨不采,因虑聪明太过;韦弦自惕,只教聋哑相随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韦弦的解释 亦作“ 韦絃 ”。 韩非子·观行:“ 西门豹 之性急,故佩韦以自缓; 董安于 之性缓,故佩弦以自急。故以有餘补不足,以长续短之谓明主。”后因以“韦弦”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。用以警戒、规劝。文选·任昉<王文宪集序>:“夷雅之体,无待韦弦。” 李善 注:“韦,皮绳,喻缓也;弦,弓弦,喻急也……言 王公 平雅之性,无待此韦弦以成也。” 唐 杨炯 后周宇文彪神道碑:“公为中正,佩以韦絃。” 明 唐顺之 与
  • 惕的解释 惕 tì 戒惧,小心谨慎:警惕

历史典故推荐:临死不恐

述补 面对死亡毫不害怕。汉·刘向新序·义勇:“吾闻知命之士,见利不动,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处事方面。→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临难不苟 临难如归 ↔贪生怕死 临难苟免。也作“临死不怯”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韦弦自惕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韦弦自惕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