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听鼓_听鼓解释_听鼓来历出处_听鼓历史典故

听鼓

历史典故

听鼓怎么写好看:

听鼓历史词典解释

唐代宫门夜漏尽,击漏鼓而开。故称官员上班为“听鼓”。唐代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”旧亦称官吏候补赴缺为“听鼓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听鼓的解释 1.古代官府卯刻击鼓,入值;午刻再鼓,下值。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“听鼓”。北史·王晧传:“﹝ 晧 ﹞为司徒掾,在府听午鼓,蹀躞待去。” 唐 李商隐 无题诗:“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臺类转蓬。”2.官吏赴缺候补。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·张勤果轶事:“弱冠随父听鼓 汴 垣。”
  • 听的字典解释 听 (聽) tīng 用耳朵接受声音:听力
  • 鼓的字典解释 鼓 gǔ 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?)

历史典故推荐:岂不毅然大丈夫哉

毅然:刚强的样子。 难道不是果敢的大丈夫吗? 用反诘的语气称颂人有大丈夫气度。语出宋.苏轼范增论:“为增计者,力能诛(项)羽则诛之,不能则去之,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?”明.金寔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: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听鼓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听鼓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