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白鸟之讦_白鸟之讦解释_白鸟之讦来历出处_白鸟之讦历史典故

白鸟之讦

历史典故

白鸟之讦怎么写好看:

白鸟之讦怎么写好看

白鸟之讦历史词典解释

西晋寿撰《三国志.吴书.诸葛恪传》“恪之才捷,皆此类也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曾有白头鸟集殿前,权曰:‘此何鸟也?’恪曰:‘白头翁也。’昭自以坐中最老,疑恪以鸟戏之,因曰:‘恪欺陛下,未尝闻鸟名白头翁者,试使恪复求白头母’。恪曰:‘鸟名鹦母,未必有对,试使辅吴(张昭拜辅吴将军)复求鹦父。’昭不能答,坐中皆欢笑。”

张昭老而多疑,以为诸葛恪是借白头翁之说,戏弄自己,故对恪加以攻讦。诸葛恪反唇相稽,致使张昭无言以对。后因以“白鸟之讦”喻指抨击攻讦之事。

宋.文天详《山中感兴》诗之三:“去年白鸟集,今年鹄飞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白鸟的解释 1.白羽的鸟。鹤、鹭之类。诗·大雅·灵台:“麀鹿濯濯,白鸟翯翯。” 唐 刘长卿 题魏万成江亭诗:“苍山隐暮雪,白鸟没寒流。”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·禽一·鹭:“鷺鷥、丝禽、雪客、舂锄、白鸟。” 陈毅 中秋诗:“红云滚滚稻粱熟,白鸟翻翻荷柳愁。”2.蚊的别名。大戴礼记·夏小正:“﹝八月﹞丹鸟羞白鸟。丹鸟也者,谓丹良也。白鸟也者,谓蚊蚋也。”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·立言上:“白鸟,蚊也。 齐桓公
  • 讦的解释 讦 (訐) jié 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:攻讦

历史典故推荐:四海晏然

晏然:平静、安定的样子。形容国家太平。后汉书.蔡茂传:“陛下即位以来,四海晏然。”元曲选外编.无名氏〈射柳捶丸〉第一折:“方今四海晏然,黎民乐业。”又有【四海咸宁】。同曲同折:“方今圣人在位,四海咸宁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白鸟之讦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白鸟之讦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