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鱼贯而出_鱼贯而出解释_鱼贯而出来历出处_鱼贯而出历史典故

鱼贯而出

历史典故

鱼贯而出怎么写好看:

鱼贯而出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形容像鱼群一般,头尾相接,连续而出。出自隋炀帝事迹。隋炀帝名杨广(568-618年),为隋文帝杨坚的第二子。开皇元年(581年)被封为晋王。曾任隋并州总管、河北道行台尚书令、淮南道行台尚书令、雍州牧等。在隋文帝统一江南的军事行动中起了一定作用。开皇二十年(600年)被立为太子,仁寿四年(604年)即皇帝位。他在位期间,仗恃国力富强,骄奢淫逸。一方面大兴土木工程,开挖运河,修筑宫殿;另一方面又不断四出游幸,并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,给人民群众带来沉重负担。大业五年(609年),他曾携带大批人马到河西走廊巡游。六月,经过大斗拔谷。由于山路隘险,所带宫人士卒只能鱼贯而出。适逢天气突变,士卒冻死者大半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隋书》卷3《炀帝纪上》73页:“癸卯,经大斗拔谷,山路隘险,鱼贯而出。风霰晦冥,与从官相失,士卒冻死者太半。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清·杨复吉《梦阑琐笔·潮阳某令》:“随着怪风起于庭户,后门大启,男女数十辈,鱼贯而出。” 清·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胡大姑》:“李即戟手书符其处,既而禹步庭中,咒移时,即见家中犬豕并来帖耳戢尾,若听教诲。李挥曰:‘去!’即纷然鱼贯而去。”


偏正 像游鱼头尾相接那样一个挨一个地出来。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:“经大斗拔谷,山路险隘,鱼贯而出。”△用于形容单行列队而出。→鱼贯而行 鱼贯而前↔鱼贯而入

词语分解:

  • 鱼贯的解释 形容前后接连着,像鱼群游动一样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,攀木挂树,鱼贯而进。——三国演义
  • 出的解释 出 (??齣) chū 从里面到外面:出访

历史典故推荐:山头落帽

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称美文士儒雅洒脱。宋 陈师道九日不出魏衍见过诗:“山头落帽网流绝,壁面称诗语笑香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鱼贯而出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鱼贯而出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