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知书达礼_知书达礼解释_知书达礼来历出处_知书达礼历史典故

知书达礼

历史典故

知书达礼怎么写好看:

知书达礼历史词典解释

熟读诗书,懂得礼仪。元.无名氏《冯玉兰》一折:“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,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。”《红楼梦》八六回:“并不是我多话。一个人知书达礼,就该往上巴结才是。”亦作“知书识礼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九一回:“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,然而‘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’这句俗话,是从小儿听到大的。”亦作“知书知礼”。明.高明《琵琶记.牛氏规奴》:“更羡他知书知礼,是一个不趋蹡的秀才。”亦作“识礼知书”。《野叟曝言》五八回:“此乃罪臣家属,籍没入官,姓木名难儿,温柔贤淑,识礼知书,兼通数学。”


并列 有文化,懂礼仪。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1折:“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,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。”叶辛《蹉跎岁月》:“他发现她不像其他一些山寨姑娘那样‘野’,她爱清洁,懂得礼貌,知书达礼……”△褒义。多用于称赞人有知识、有教养,懂得待人接物。也作“识礼知书”、“知书达理”、“知书识礼”、“知书知礼”、“知书明理”、“知书通礼”、“知文达礼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知的解释 知 zhī 晓得,明了:知道
  • 达礼的解释 1.通行的礼仪。礼记·檀弓下:“葬于北方北首, 三代 之达礼也。”韩诗外传卷四:“韶用干戚,非至乐也; 舜 兼二女,非达礼也。” 唐 皮日休 读<韩诗外传>:“如以 舜 兼二女,非达礼也,则 尧 之世,其礼未定,不当责也又宜矣。” 宋 宋祁 郭稹不应为嫁母持服议:“故三年之丧,虽天下达礼,至於情文相称,必降杀从宜。” 姚华 曲海一勺·明诗:“风、雅、颂谓之达乐,燕、享、祀谓之达礼。”2.具备。

历史典故推荐:眼去眉来

形容以眉眼示意传情。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: “是这墙头掷果裙钗,马上摇鞭狂客,说与你个聪明的 妳,送春情是这眼去眉来。” 参见:○眉来眼去 见“眉来眼去”。元·白朴墙头马上2折:“说与你个聪明的妳妳

关注微信公众号:icidian,查询回复:知书达礼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知书达礼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