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通儒硕学_通儒硕学解释_通儒硕学来历出处_通儒硕学历史典故

通儒硕学

历史典故

通儒硕学怎么写好看:

通儒硕学历史词典解释

犹通儒达士。《南史.贺瑒传》:“通儒硕学,复见贺生。今且还城,寻当相屈。”又《儒林传.顾越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讨论无倦。”


见“通儒达士。”《南史·贺㻛传》:“通儒硕学,复见贺生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通儒的解释 指通晓古今、学识渊博的儒者。尉缭子·治本:“野物不为牺牲,杂学不为通儒。”后汉书·贾逵传:“ 逵 所著经传义詁及论难百餘万言,又作诗、颂、书、连珠、酒令凡九篇,学者宗之,后世称为通儒。” 宋 苏轼 答试馆职人启:“职在翰苑,当发策而莫辞,识匪通儒,惧品藻之不称。”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:“及 乾 嘉 之际,通儒辈出。”
  • 硕学的解释 知识渊博,亦指这样的人

历史典故推荐:刻木母供事

同“刻木当严亲”。南朝 梁武帝孝思赋:“顾丁兰其何人……刻木母以供事,常朝夕而在傍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通儒硕学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通儒硕学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