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麦穗两歧_麦穗两歧解释_麦穗两歧来历出处_麦穗两歧历史典故

麦穗两歧

历史典故

麦穗两歧怎么写好看:

麦穗两歧历史词典解释

一麦两穗。旧时以为祥瑞,以兆丰年。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。《后汉书.堪传》:“〔堪〕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,劝民耕种,以致富。百姓歌曰:‘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。张君为政,乐不可支。’”亦用以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。《京本通俗小说.碾玉观音》:“麦穗两歧,农人难辨。”


主谓 歧,分岔。古人以一棵麦子抽出两个穗为祥瑞之征、丰收之兆。语出《后汉书·张堪传》:“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,劝民耕种,以致殷富,百姓歌曰:‘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,张君为政,乐不可支。’”[例]今年风调雨顺,麦穗两歧,五谷丰登。真是个好年成啊! 后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麦穗两歧,农人难辨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形容农业丰收。 →五谷丰登 ↔颗粒无收

词语分解:

历史典故推荐:鸡肠鼠腹

清·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0回:“他还重点朋情,背间说几句抱不平的议论,与那些转眼忘恩鸡肠鼠腹的小辈大不相同。”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麦穗两歧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麦穗两歧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