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_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解释_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来历出处_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历史典故

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

历史典故

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形容为官清正,公平选拔人才。公元前570年,晋国大夫祁奚要求退休,晋悼公向他征求意见,由谁接替他的职务。他先推荐解狐,是他的一个仇人。晋将任命时,解狐却死了。晋侯只好再次要求祁奚推荐人,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。公元前552年,晋国公卿内讧,下卿栾盈被逐往楚国,同党多人被杀,伯华、叔向、籍偃被囚。这时,晋大夫乐王鲋表示愿意为叔向等人获释出力,叔向不理睬他。其他人都指责叔向不应这样做。叔向说,救我的人一定是祁大夫,乐王鲋只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,怎能办这样的事?祁大夫举荐人内不弃亲,外不弃仇,他怎么会不管我呢?果然,祁奚闻知后,即去见晋国执政范宣子,指出叔向是社稷之臣,十代之内都应免罪,不能因犯一次错误就杀掉他。经过他的努力,终于使叔向获得了赦免。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乐王鲋见叔向曰:‘吾为子请。’叔向弗应。出,不拜。其人皆咎叔向。叔向曰:‘必祁大夫。’室老闻之,曰:‘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,求赦吾子,吾子不许。祁大夫所不能也,而曰必由之,何也!’叔向曰:‘乐王鲋从君者也,何能行?祁大夫外举不弃仇,内举不失亲,其独遗我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《吕氏春秋·去私》:“善哉祁羊之论也,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亲,祁黄羊可谓公矣。”


见“外举不弃仇,内举不失亲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内举的解释 荐举亲故。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:“ 祁大夫 外举不弃讎,内举不失亲。”旧唐书·代宗纪:“故求诸必当,用制於中权;存乎至公,岂惭於内举。”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:“我欲效古人 祁大夫 内举不避亲,诚恐不知二弟之学行者,説他因兄而得官,误了终身名节。”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·主持事业最主要的基本态度一:“ 中国 古话于‘大义灭亲’之外,还有一句叫做‘内举不避亲’。”
  • 避仇的解释 见“ 避讎 ”。

历史典故推荐:射妖

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指传说中蜮含沙射人的妖异现象。汉书.五行志下之上:“蜮犹惑也,在水旁能射人,射人有处,甚者至死。南方谓之短弧,近射妖,死亡之象也。”亦泛指因射杀某些动物而出现妖异或灾难。宋书.五行志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