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济河焚舟_济河焚舟解释_济河焚舟来历出处_济河焚舟历史典故

济河焚舟

历史典故

济河焚舟怎么写好看:

济河焚舟历史词典解释

《左传.文公三年》: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,取王官,及郊,晋人不出。遂自茅津济,封殽尸而还。遂霸西戎,用孟明也。”此典又见《史记.秦本纪》。

公元前六二七年夏四月,秦穆公军伐,在灭滑回师的路上,被晋军击败。公元前六二五年春二月,秦派孟明兴兵伐晋,以报殽山之仇。晋又于彭衙大败秦军。第二年,秦穆公仍以孟明为将,率师出津关,渡过黄河后,下令将船全部焚毁,以示决心,攻破王官城,取得了一些胜利。但晋襄公四境坚,不与秦交战。秦军只得自茅津渡河,收掩阵亡将士尸骨,追悼亡灵而还。后因以“济河焚舟”为有进无退,誓死而战的典故。

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若文度来,我以偏师待之;康伯来,济河焚舟。”


连动 渡过河后将船烧掉。形容不留余地而决死一战。语出《左传·文公三年》: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。”南朝宋·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若文度来,我以偏师待之,康伯来,济河焚舟。”※济,不读作jǐ。△常用于写人的有进无退的决心。→破釜沉舟

词语分解:

  • 济的解释 济 (濟) jì 渡,过河:同舟共济
  • 焚舟的解释 烧毁渡船。左传·文公三年:“ 秦伯 伐 晋 ,济 河 焚舟。” 杜预 注:“示必死也。”晋书·蔡谟传:“夫以 白起 、 韩信 、 项籍 之勇,犹发梁焚舟,背水而阵。”后用以比喻做事下定决心,不顾一切干到底。 唐 李端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诗:“弈棊知胜偶,射策请焚舟。” 唐 雍陶 离家后作诗:“出门便作焚舟计,生不成名死不归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逍遥自娱

无拘无束,自得其乐。唐.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:“池台琴酒,逍遥自娱,贤士大夫,尚其轨躅。” 并列 没有拘束,悠闲自在,自得其乐。唐·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:“池台琴酒,~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济河焚舟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济河焚舟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