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置锥之地_置锥之地解释_置锥之地来历出处_置锥之地历史典故

置锥之地

历史典故

置锥之地怎么写好看:

置锥之地历史词典解释

《庄子.盗跖》:“尧、舜有天下,子无置锥之地;汤、武立为天子,后世绝灭。”置锥之地:插锥子的地方。后因以“置锥之地”为比喻能够容身的地方极小的典故。《荀子.儒效》:“无置锥之地,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。”(亦作“立锥之地”。《史记.留世家》:“今秦失德弃义,侵伐诸侯社稷,灭六国之后,使无立锥之地。”曹同《六代论》:“子弟无尺寸之封功,臣无立锥之土。”)


偏正 置,放。插放锥子的地方。比喻极狭小的地方。语出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尧、舜有天下,子孙无置锥之地;汤、武立为天子,后世绝灭。”宋·亮《酌古论·桑维翰》:“且昔者汉高帝尝创业矣,倡义草莽,无置锥之地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没有立足之地的困境。也作“立锥之地”、“立锥之土”。

词语分解:

历史典故推荐:陈群蹙容

蹙( ㄘㄨˋ cù 促):局促不安。三国魏陈群见曹丕自立为帝,因而局促不安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.方正:“魏文帝受禅,陈群有蹙容。帝问曰:‘朕应天受命,卿何以不乐?’群曰:‘臣与华歆服膺先朝,今虽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置锥之地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置锥之地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