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纳谏如流_纳谏如流解释_纳谏如流来历出处_纳谏如流历史典故

纳谏如流

历史典故

纳谏如流怎么写好看:

纳谏如流历史词典解释

谓虚心听取谏议。元.金仁杰《追韩信》三折:“为我王纳谏如流,因此上丞相奏准。”《群音类选.气飞.张飞走范阳》:“你为人宽洪大度,纳谏如流。”郭沫若《想起了斫樱桃的故事》:“但他虚怀若谷,纳谏如流,立地便有了改进。”


述补 纳,采纳,接受。谏,旧时指规劝君王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。如流,像水流向下一样迅速。形容十分乐意地听取意见。元·德辉《王粲登楼》2折:“小生闻知大王豁达大度,纳谏如流,因此不远千里,持子建学士书,特来拜见。”△褒义。称颂君主与尊长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用语。→饮灰洗胃↔忠言逆耳 以规为瑱

词语分解:

  • 纳谏的解释 1.接受规劝。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。国语·晋语八:“纳諫不忘其师,言身不失其友。”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:“纳諫如响,任贤勿疑。”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:“臣以进言为忠,君以纳諫为圣。”前汉书平话卷中:“任用贤士,纳諫如流。”清史稿·高宗纪:“ 锦县 生员 金从善 ,以上言建储立后,纳諫施德,忤旨,论斩。”2.向君主进谏。 汉 荀悦 汉纪·昭帝纪:“及王之徵也, 吉 遂 又数纳諫,王不
  • 流的解释 流 liú 液体移动:流水

历史典故推荐:浮家泛宅

    原指以船为家,飘浮不定。借喻古代隐士的江湖隐逸之趣,后又用喻游山玩水。出自唐张志和事迹。见“烟波钓徒”。颜真卿为湖州刺史时,张志和曾前往拜访。真卿看到他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纳谏如流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纳谏如流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