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词典 >> 历史典故 >>补阙灯檠_补阙灯檠解释_补阙灯檠来历出处_补阙灯檠历史典故

补阙灯檠

历史典故

补阙灯檠怎么写好看:

补阙灯檠历史词典解释

偏正 灯檠,灯架。无灯架时用人充当灯架。讥讽丈夫惧怕妻子。宋·陶谷《清异传》:“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,万一不遵号令,则叱令正坐,为绾匾髻,中安灯碗燃灯火,大壮屏气定体,如枯木土偶,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。”△多用于惧内方面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补阙的解释 1.匡补君王的缺失。左传·襄公元年:“凡诸侯即位,小国朝之,大国聘焉,以继好、结信、谋事、补闕,礼之大者也。” 杜预 注:“闕,犹过也。”后汉书·胡广传:“达练事体,明解朝章。虽无謇直之风,屡有补闕之益。”明史·孙磐传:“请定建言者为四等:最上,不避患害,抗弹权贵者;其次,扬清激浊,能补闕拾遗。”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:“且使外廷共见共闻,则怀忠抱义之士,於朝廷之得失,皆得以补闕拾遗,随时论
  • 灯檠的解释 灯架。 北周 庾信 对烛赋:“刺取灯花持桂烛,还却灯檠下烛盘。” 宋 陆游 冬夜读书诗:“莫笑灯檠二尺餘,老来旧学要耘锄。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:“甃砖如小龕,一故灯檠在焉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贿赂并行

主谓 指贿赂的现象到处都有。左传·昭公六年:“乱狱滋丰,~,终子之世,郑其败乎?”杨伯峻注:“并,徧也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批评、揭露社会腐败。→贿赂公行 不正之风 ↔弊绝风清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查询回复:补阙灯檠历史

0
纠错

精彩推荐:
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微信公众号
词典网app
下载词典网APP
用手机扫一扫
手机版 历史典故 补阙灯檠 词典网 www.CiDianWang.com